2021哲学考研:《中国哲学史》复习思考题

2020/10/12 13:21:12 来源: 网络
分享:

  哲学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考查中国哲学史这一门科目,为帮助考生们更好的备考,海天考研准备了以下2021考研中国哲学史思考题,快来检验一下你的复习和答题质量吧!

  第一讲:绪论

  1. 如何理解《中国哲学史》的发展历程。

  2. 如何理解哲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。

  3. 如何理解哲学的价值。

  4. 如何理解《中国哲学史》的分期。

  第二讲  老子

  1. 如何理解老子之“道”的具体含义。

  2. 如何理解老子之“道”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,试以“自然无为”为例来加以分析。

  第三讲:《周易》

  1. 如何理解《周易》“经”中的哲学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《周易》“传”中的哲学思想。

  第四讲:孔子

  1.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“仁”的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孔子的“正名”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孔子的“中庸”思想。

  第五讲:墨子及后期墨家思想

  1 如何理解墨子的“兼相爱”与“交相利”思想。

  2 试述后期墨家有关逻辑方面的一些思想主张。

  第六讲:孟子

  1. 如何理解孟子的“四端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孟子的“尽心”与“尽性”说。

  第七讲:庄子

  1.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庄子的消遥游。

  3. 如何理解老子与庄子关于“道”之思想的异同。

  第八讲:惠施与公孙龙

  1. 如何理解惠施的合同异思想

  2. 如何理解公孙龙的“白马非马”说。

  3. 如何理解公孙龙的“指物论”。

  4. 如何理解公孙龙的“坚白石”论。

  第九讲:管子

  1. 如何理解《管子》中关于“水”的论述。

  2. 解释《管子》中的“精气说”。

  3. 如何理解《管子》中的“任法而不任智”。

  第十讲:荀子

  1. 如何理解荀子的“天人之分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荀子的“性伪之分”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荀子的“虚一而静”思想。

  第十一讲:韩非子

  1. 如何理解韩非子的“法”、“术”、“势”是一个统一体。

  2. 如何理解韩非子的“五蠹”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韩非子的“因参验而审言辞”的认识论思想。

  第十二讲:董仲舒

  1. 如何理解董仲舒对阴阳和五行的看法。

  2. 董仲舒是如何论述天人感应论的。

  3. 如何理解董仲舒的“性三品”说。

  第十三讲:王充

  1. 如何理解王充的“天地合气,万物自生”的元气本体论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王充的鬼神观。

  3. 如何理解王充的“事有验证,以效实然”的认识论思想。

  第十四讲:王弼

  1. 如何理解王弼的“以无为本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王弼的言、意、象之辨。

  3. 如何理解王弼的名教与自然之辨。

  第十五讲:裴頠

  1 裴頠是如何论述其崇有学说的。

  2 裴頠是如何反对贵无派的。

  第十六讲:郭象

  1. 如何理解郭象的“万物自生独化”说。

  2. 如何理解郭象关于“道”的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郭象对于“有待”和“无待”思想。

  4. 如何理解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思想。

  第十七讲:法藏与华严宗

  1. 如何理解法藏的“法界缘起”说。

  2. 如何理解法藏的“圆融无碍”说。

  3. 如何理解法藏的“六相圆融”说。

  4. 如何理解法藏的“十玄缘起”说。

  5. 如何理解法藏的“一心缘起”说。

  第十八讲:惠能与禅宗

  1.如何理解惠能的“本性是佛”思想。

  2.如何理解惠能的“顿悟成佛”思想。

  3.如何理解惠能的“自性真空”思想。

  4.如何理解惠能的“无念为宗”思想。

  5.如何理解惠能的“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”。

  第十九讲:张载

  1. 如何理解张载的“太虚即气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张载的“一物两体”的辩证法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张载的“气质之性”与“天命之性”思想。

  第二十讲:二程

  1. 如何理解程颢的“天理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程颐的理气论思想。

  3. 如何了解程颐的两种人性:“天命之谓性”与“生之为性”。

  第二十一讲:朱熹

  1. 如何理解朱熹的理气观。

  2. 如何理解朱熹的辩证法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思想。

  4. 如何理解朱熹的知行观。

  5. 如何理解朱熹的人性学说。

  第二十二讲:陆九渊与王阳明

  1. 如何理解陆九渊的“心即理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“致良知”说。

  3.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“知行合一”说。

  4. 如何理解陆九渊与王阳明的“格物”说。

  第二十三讲:颜元

  1. 如何理解颜元的“理气融为一片”。

  2. 如何理解颜元的“非气质无以见性”。

  3. 如何理解颜元的“格物”观。

  第二十四讲:戴震

  1. 如何理解戴震“气化即道”的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戴震的“生生而条理”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戴震的“血气心知”思想。

  4. 如何理解戴震的“理存于欲”思想。

  第二十五讲:康有为

  1.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“以元为体”的形而上学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“公羊三世”说。

  3.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“大同”学说。

  4.如何理解可以外的“仁爱”学说。

  第二十六讲:章太炎

  1. 如何理解章太炎的“凡物之初,只有阿屯”的形而上学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章太炎的“俱分进化论”思想。

  3. 如何理解章太炎的“革命进化论”思想。

  第二十七讲:孙中山

  1. 如何理解孙中山的“三民主义”思想。

  2. 如何理解孙中山的“知难行易”说。

  3. 如何理解孙中山的“民生史观”。

  以上就是2021哲学考研中国哲学史必须掌握的思考题,哲学作为最难学习的文科专业之一需要考生花费极大的时间精力,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更是如此。海天考研希望每位考生都能通过努力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!

  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!

中间广告图.jpg

活动专题